决赛复盘:失误多不要紧,曼城靠实力“磨”出冠军

来源:说球帝
罗德里完成致命一击,曼城在一场艰苦的鏖战中笑到最后,成就了三冠王大业。面对防守组织严密、反击思路清晰的国际米兰,曼城出现了较多失误,但他们踢得非常耐心和细致,通过传递结合传递的反复拉扯空间,看准机会后再实施致命一击。就像此前击败皇家马德里和曼联时一样,曼城再次以“前赴后继”的中路攻势压垮了对手,哈兰德身后的刺客成为了制胜的关键。

【三中卫“镜像”对话,另类的技术交锋】

两支球队都采用三中卫架构,阵中云集着身材高大的球员,但这组对决却超脱了传统攻坚战的范畴。利用三中卫的灵活性和“巨人阵”的体格优势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展示多变的传切路径和进攻模式,瓜迪奥拉和小因扎吉在战略和战术层面达成“共识”。

不同于上古时期球风激进的WM阵型,瓜迪奥拉打造的3241阵型对于有球区域的人数要求更高,即后场球员要协助前场压制对手,中锋身后的队友都有深度退守的任务。考虑到国米阵中没有快速边锋,沃克坐上了替补席,瓜迪奥拉安排阿克首发,协防边路的任务依然属于贝尔纳多-席尔瓦和格拉利什。

曼城在联赛中多次被使用三中卫的球队拦住去路,小因扎吉对三中卫理解渐入化境,给曼城制造大麻烦亦在情理之中。

从季前的社区盾杯开始,瓜迪奥拉就开始坚决地围绕哈兰德打造阵容,德布劳内、京多安、罗德里和格拉利什的位置始终稳固,“重建”的核心工作其实就是搭建防线。付出了联赛开局不力、联赛杯出局的代价后,曼城的最强阵终于出炉,三冠王的宏大计划从理想走入现实。国际米兰有着相似的进阶之路,奥纳纳、阿切尔比和达米安先后进入首发阵容,此举不仅铸造了一条灵活可靠的防线,还提升了替补阵容的实力,这在五换制的时代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

【半场攻防考验耐心,国米反击从容不迫】

联赛中防线平均站位距离本方底线约43米,到了欧冠赛场后缩短为38米,国际米兰具备主打高位压迫的能力,但主动放低姿态打反击是他们能够在欧冠赛场走到最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两翼配置由标准的边锋换成了边前腰,曼城通过边路持续加速的能力减弱,耐心控制寻找机会成为3241体系的阵地战原则。

中锋位置由热苏斯换成了哈兰德,德布劳内和京多安又老了一岁,曼城的高位压迫质量不比过往,国际米兰敢于通过连续传递化解压迫。

吸取皇马和曼联的教训,国米投入半场防守的人数很多,尤其注意对禁区外围的保护。面对曼城的极限拉扯,三中场需要覆盖的面积很大,他们需要前锋的支援。低位防守是尽力压缩空间,到了守转攻阶段就要拉开空间,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跑动基础上的。

防守时退到禁区前沿,进攻中拉边接应队友,哲科在37岁的高龄扮演“B2B中场”角色,以超额输出带领队友维持住了均势。卢卡库在进攻端的冲击力更强,但他的出场打破了“平衡”。

基于上赛季欧冠失利的教训,瓜迪奥拉重用运动能力出众的阿坎吉和阿克(以及沃克),完全封锁了对手边锋的进攻通道,这种部署在淘汰拜仁和皇马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阿什拉夫和佩里西奇离队之后,国米的进攻便不再依靠边翼带球冲锋,而是讲究传球配合和无球插上,小因扎吉安排哲科首发(卢卡库替补)就是这种思路的延续。防守时退到卫线身前,守转攻阶段配合中场进行跑动,进入前场后争夺高点,拉边接应边翼卫,哲科为了维持攻守平衡付出了太多,踢到第55分钟被因为抽筋被换下。

三场关键比赛,斯通斯扮演过不同的身份,其护球能力处于被低估的状态,鲁本-迪亚斯在三中卫+双后腰架构身边可以放心地上抢。

【防守保住下限,曼城熬到决胜时刻】

由于两名“边翼卫”位置靠前,罗德里的追防和横向覆盖效果一般,标准三中卫站位不足以遏制对手的反击。瓜迪奥拉排除了多个选项后确定斯通斯为“边后腰”,就是为了在保证中场控制的基础上,添加三中卫向四后卫的切换能力。有了斯通斯的协助,鲁本-迪亚斯上抢时非常坚决,多次为中场丢球的队友兜底,展现出了防线中坚的身手。

福登盯防布罗佐维奇,干扰了国米的地面传递,迫使对手使用长传,这是曼城打回头球提速的机会。

福登替换德布劳内出场,曼城的进攻思路没有变化,即依靠哈兰德的压制能力强攻中路,淘汰拜仁和皇马时建立起的信心没有垮塌。卢卡库出场之后,国米投入进攻的力度加大,防守力量有所削弱,比拼门前机会把握能力的时刻终于到来。

中路持球攻不进去,就无球插上攻击肋部,贝尔纳多-席尔瓦的球商无与伦比,罗德里的插上成为了压垮国米防线的最后一击。

主力球员体能下降,后场5-4结构瓦解,国米在防守中已经无法面面俱到。京多安遭到重点管控,斯通斯插上进攻时找不到传球空间,打破僵局的重任落在了贝尔纳多-席尔瓦和罗德里身上。

【持久战与接力赛,临场调整思路迥异】

曼城的高大球员较多且控球能力较强,国米与之周旋耗费的能量比一般比赛时更大。老将的经验和技术没有问题,体能是最大短板。小因扎吉是玩转五换制的高手,几乎每场比赛都会用完五个换人名额,下半场中段更新边翼卫、中前卫和前锋等位置是国米的“规定”动作。卢卡库和戈森斯在攻坚战中局限性很大,一旦获得空间就能对球门形成巨大威胁,可惜他们遇到了状态神勇的埃德松和鲁本-迪亚斯,国米创造出不少机会,却总是与进球失之交臂。

福登的出场属于被动变招,瓜迪奥拉在临场调整方面非常保守,这是对3241阵型的信心所在。国米通过接力跑的方式保证输出,卢卡库和戈森斯都制造了威胁,可惜未能逾越埃德松的十指关。

为了保证战术延续性,避免换人带来的动荡,瓜迪奥拉在欧冠淘汰赛阶段大幅度压缩了替补球员的出场时间,阿尔瓦雷斯、福登和马赫雷斯的存在感很低。阿尔瓦雷斯和马赫雷斯在联赛中的效率很高,福登此役也证明了自己打硬仗的能力,曼城的阵容深度惊人,靠实力“磨”出冠军也是在情理之中。

【总结】

距离意甲球队上一次称雄欧冠已经过去了13年,期间,随着名帅和球星的流失,昔日的小世界杯经历了缓慢而持续的衰退和滑坡。期间,虽有尤文图斯两进决赛以及意大利国家队扬威欧洲杯,意甲依然失去了把持多年的战术制高点,瓜迪奥拉等英超名帅成为执牛耳者,先锋派意甲教练反而成为了“学生”。

过去一段时间,曼城连克强敌,球员们信心爆棚,此役处于逆境时依然敢于坚持既定打法,终于得偿所愿。

就像当年阿莱格里麾下的尤文图斯一样,国际米兰依靠杰出的战术操作获得欧冠决赛门票,但在同样掌握先进“科技”的对手面前,他们在实力方面的短板终究是难以遮掩的。送走津琴科、坎塞洛、费尔南迪尼奥、热苏斯和斯特林之后,曼城的阵容已经没有短板可言,哈兰德和阿坎吉的完美融入极大地提升了球队的上限,他们不仅可以在比拼耐力的联赛长跑中脱颖而出,还能够在考验韧劲的杯赛对决中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