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从郭艾伦被驱逐到裁判作弊 CBA公信力还剩多少?

来源:说球帝

对于CBA来说,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郭因抱怨裁判连续吃了两个T被开除,热搜第一名;CBA裁判在体能测试中作弊,这又引起了一片哗然.

新赛季开始不到一个月,CBA裁判再次成为这一阶段的绝对主角。

对于关注联盟的人来说,当这些负面消息像一张纸一样落下时,CBA剩下的公信力正在一点点被磨坏。——我们的联赛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郭艾伦被驱逐,到底咋回事?

“他们都是瞎子!”山西比赛第三节,郭在抱怨裁判没有吹打手犯规,甚至吃到两个技术犯后离场时留下了这句话。

没过多久,他又在社交媒体上加了一句话,“我听不懂,这只是个玩笑。我要去玩游戏。再见。”

究竟是什么事情的真相让郭如此愤怒?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还原这是怎么回事。

郭大叫:“嘿,犯规了!”没有骂人,也没有说别的,先给了我一个T;

(2)郭也比较冷静,找到裁判理论28号,“肯定是犯规,(吹)可以,但肯定是犯规”;

(3)转头看向杨明,模拟对方犯规动作,“这么打手?没有王法”,杨明劝他,“等一下”,郭劝,“那不能没有王法”;

再次走到28号裁判面前,“好吧,好吧,但那是犯规。回去可以随便看视频,吹我T,我也觉得是犯规。”郭再次向裁判展示了犯规动作。“他就是这么玩的。”

然后向前走,继续对着空气说:“你怎么能这样打?不,他就是这样打球的。不是吗.给T是犯规,没有王法。”

然后,又是另一声清脆的哨响,第二个T来了。111号裁判对着技术台喊出——“白队13号技术犯规。”

镜头对准了一脸懵逼的郭。他站了出来,看起来哭笑不得。“怎么了?不,这是怎么回事……”之后,是漫长的理论和谈判。

最后,裁判站在场上盯着郭下了场。视频中还有另一个声音,“你的专业素质不好。”

向裁判道歉,是真心还是妥协?

弟子被吹第二个T的时候,杨鸣也在场边向裁判抱怨,“我就吹了一个,然后又吹了一个。怎么能连续吹两次呢?”

一小时后,在赛后发布会上,他代表郭向裁判道歉。“唯一的缺点就是,可能阿伦通过镜头向裁判道歉(抱怨),也向裁判道歉了,对判罚抱怨太多,回去总结,争取未来教练组对球场环境,包括裁判尺度有个很好的把握,不会出现类似的失误。”

这意味着,简单地总结一下,“郭错了,我们不应该抱怨,裁判很抱歉,我们不会再这样做了。”

虽然郭抱怨的有点多,但是视频出来了,更多的观众觉得处罚太重了。毕竟郭大部分时间都是解释和抱怨,而不是反驳和侮辱裁判。然而,杨鸣代表郭的道歉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你错了,你不能质疑和道歉。有什么法律吗?”

我们猜不到杨明说这话时的心情。从球队和球员的角度来看,他需要这种“模式”来释放内心的愤怒。毕竟比赛还会继续打,比赛赢了,点球已经吹了,结果无法改变,没必要纠结。不管他是真心道歉还是别无选择只能妥协,他都要回应这件事。

但从粉丝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回应有着更可怕的含义在里面。——“如果一场联赛即使裁判判罚有问题也不能被质疑,一旦被质疑就会被驱逐,被质疑后还会道歉,那这样的联赛该如何掌握平衡?”

就连CBA的郭这样的绝对球星也没有这样的“质疑权”。其他普通玩家呢?

(叶楠)

裁判连体测都作弊,CBA的公信力呢?

无独有偶,近日,中国篮协官方宣布,候选人叶楠、魏在国际篮联技术官员认证的体能测试中合谋作弊,被国际篮联认定无效,将被取消国家篮球裁判员资格。

这两人,还

都是CBA的名哨,叶楠甚至还参加过2019年篮球世界杯的吹罚。

无法想象,在自己体测时都会作弊的裁判,站在CBA的赛场,掌控着球员的“生杀大权”,他们会有多么公平、公正的表现?

虽然我们不能去通过几个裁判的表现去揣度CBA整个裁判团队,但是当这几个人的所作所为已经把CBA的公信力,把中国篮球的公信力毁于一旦时,其他裁判的努力、正向的工作也难免会被祸及。

事实上,整个CBA的裁判团队专业能力一直被质疑。

从郭士强到郭艾伦,从杜锋到赵睿,当每年各种离奇荒诞的判罚,配着诸如“还有没有王法”这样的抱怨一同出现在你我眼前,每一次都会造成一片喧嚣。

可喧嚣过后,CBA官方的动作始终有限——裁判报告时有时无,裁判团队整体缺乏监管,也并没有拿出真正可以执行的方案,裁判水平屡遭诟病却难以提升……

少有的一些动作,也由于关起门来讨论和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不为大家所知。这些信息差带来的“沉默螺旋”,使得CBA裁判们的公信力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越来越低。

而这一次,混合着网友们“裁判尽力了”、“CBA的裁判,是不是都没长眼?”“要求严查CBA全部裁判”、“这么业余的裁判队伍,能吹出什么样的高水平联赛”等又一波吐槽,CBA一直以来想要去塑造的品牌、公信力,又一次崩塌了。

郭艾伦的事只是个导火索,更可怕的是这个联盟的成员们及关注者对这个大家庭的失望。本来这两年联盟就举步维艰,赛会制比赛,众多品牌撤出,CBA的日子并不好过。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联赛品牌的打造,需要努力的不止球员,教练、裁判、运营者甚至球迷都不能失位。联赛持续举行不易,更需各方的爱护与珍惜,如果品牌受损,没有任何一方会从中受益。”

凛冬将至,CBA的管理者们,该好好想想了。